女性的月經週期絕大多數是有規律的,每月來潮一次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很多女性都會在月經期間出現或輕微、或嚴重的身體不適,如肚子疼痛、精神不佳、痛經、風疹、濕疹等情況。
月經來臨時容易產生的疾病
1、 月經性關節炎。在月經期間,因為要排出大量的血,體內的水和鹽的代謝程度發生了變化,如果說,這種代謝嚴重失衡的話,就很容易出現關節的腫脹,尤其膝蓋和腳腕,因為受重壓比較大,所以會比較明顯。
2、 月經性皮疹。有些女性會在月經來之前或者月經期間出現皮膚瘙癢,或者會在身上起一些小疹子,看著有點像是感染了什麼皮膚病,有些甚至會在嘴邊起泡。無論情況如何,都會在月經完後消失,這種情況,是一種變態的皮膚反應。
3、 月經性牙痛。月經期間,體內的雄激素會增高,然後使得牙齦激素濃度增高,就會出現牙齦腫痛,或者充血,容易在刷牙時候出血,類似牙齦上火的症狀。
4、 月經性哮喘。有些身體比較弱的女性,月經前機體內的激素會刺激迷走神經興奮,然後會相應的分泌一些化學物質,作用於氣管,容易發生哮喘。有些還會發生氣胸等情況。這些症狀都在月經期會有,月經完後就自行恢復了。
5、 月經性的神經和心臟疾病。因為整個月經期,體內的激素都處於不斷變化的狀態,有升高的,有降低的。神經的興奮,就會使得女性會出現比較容易被激怒的狀態。還有因為心臟被興奮,很容易出現心絞痛的表現。
為什麼來大姨媽腰疼?
一、受涼:月經期間出現腰疼的情況,首先可能的就是腰腹部受涼,腰腹部受涼會導致腹部血液迴圈受阻,月經量增多,進而導致腰酸背痛。
二、心情較差:如果月經期間心情低落,情緒抑鬱,也容易出現痛經、腰疼的情況,因此建議女性期間注意調節心態,避免過度緊張焦慮,避免情緒低落等等。
三、婦科疾病導致:如果女性本身有婦科疾病,如盆腔炎、子宮內膜炎等,在月經期間也非常容易出現腰酸背痛的情況。這種情況需要針對原發疾病積極的進行治療。
月經期腰疼怎麼辦?
一、臥床休息:女性月經期間如果出現腰疼的情況,那麼首先應該臥床休息,儘量避免從事重體力勞動,也不要抱孩童以免腰部發力導致情況加重。
二、不要吃生冷食物:女性月經期間一定要控制好飲食,尤其是不要吃生冷刺激性食物,即便是炎熱的夏季,也不要喝冷飲或者是吃雪糕,很容易導致情況加重。
三、可以做一些腰部按摩:如果腰部疼痛情況較為嚴重的話,可以可以讓家人幫助做一些腰部按摩,這樣可以使腰部肌肉更加放鬆,腰疼的症狀也有望得到緩解。
四、去醫院檢查確認病因:女性月經期間如果頻繁出現腰部疼痛的情況,那麼需要去醫院檢查,看是否是婦科疾病在作祟,一般來說盆腔炎、宮頸炎、子宮內膜炎都會導致月經期間腰部疼痛,早發現早治療有助於控制病情緩解痛苦。
五、控制好心態:月經期間出現腰疼對於女性來說無疑是雙重打擊,這種情況下一定要保持好心態,控制好情緒,情緒波動較大很容易導致病情加劇。
一般說起,改善姨媽期痛經,普遍都會從飲食調整入手,比如:喝熱湯、喝紅棗薑茶、紅糖水等等。
我的建議是:從經期前一周就要注意不喝或少喝涼的飲品,少喝刺激性的飲品(咖啡、酒等),注意睡眠時間充足,適當運動。
當經期來臨,仙女們要注意保暖,因為好多痛經是淤血下行困難,有血塊,造成疼痛。運動上,可以完全休息,尊重身體感受。如果有運動習慣,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安排一些低強度訓練,類似快走,大約30分鐘,可以幫助淤血下流。
此外還有一個瑜伽訓練動作——束角式,對於改善盆腔的血液迴圈也很有效,可以緩解痛經。束角式動作要領:
首先坐在地面上,兩腿彎曲,腳心相對,雙手各握住腳踝,將雙腳拉向腹股溝,雙膝外展同時下壓靠近地面,脊柱向上伸展,目視正前方。
吸氣,保持一下,呼氣,身體前屈,緩緩下壓,直至胸部相觸或接近雙腳。低頭(如果身體柔韌性好,可以依次讓額頭、鼻子與地面相觸,最後將下巴放在地面上),保持這個體式30-60秒,正常呼吸。
然後再吸氣,軀幹從地面抬起,鬆開雙腳,伸直雙腿,放鬆,重複1-2次以上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