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又称宫颈浸润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分布呈双峰状,35~39岁和60~64岁,平均年龄为52.2岁。由于宫颈癌有较长癌前病变阶段,因此宫颈细胞学检查可使宫颈癌得到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近40年国内外均已普遍开展宫颈脱落细胞学筛查,由于宫颈易于暴露,可直接进行阴道细胞学及活体组织检查,能够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所以近年来死亡率明显降低。
宮頸癌是女性疾病中患病概率較高的一種,對於女性來說,患上宮頸癌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宮頸癌不單單是女人的事兒
臨床上,大多數宮頸癌患者都是發生過性關係的女性,所以宮頸癌不單單是女性的“鍋”。如果男性發生性關係的年齡較小、有多個性伴侶或者頻繁更換性伴侶,也會增加另一半發生宮頸癌的風險。
所以,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要潔身自愛,一定不要在年齡過小的時候開始性生活,更不要頻繁更換性伴侶,否則很容易發生HPV感染。
HPV感染與宮頸癌的關係密切,宮頸癌患者中檢測出HPV的概率高達99%。此外,宮頸癌的發生還與下列因素密切相關,比如:
1.抽菸毫無節制。香菸中的尼古丁會抑制免疫力,影響機體對HPV病毒的清除,從而增加宮頸癌的風險。
2.病毒或真菌感染。臨床研究證實,HPV病毒、人巨細胞病毒以和真菌感染都與宮頸癌的發生有關。
3.多次分娩、多次墮胎。女性的子宮在分娩時和墮胎時會受到很大的創傷,如果不好好保養,宮頸癌就很容易發生。
4.長期口服避孕藥。大量的臨床資料表明,如果女性不是合理採取避孕措施,而是通過長期口服避孕藥來避孕,會大大增加宮頸癌的風險。
出現這3種症狀,小心宮頸癌
宮頸癌的發生是有徵兆的,當身體出現以下症狀時,應提高警惕:
陰道異常出血
正常來說,女性陰道只有在月經期出血,如果出現房事後出血或者婦科檢查後出血,以及絕經多年陰道卻又重新出血,而且伴隨腹痛、腰痛等症狀,可能與宮頸癌有關。
陰道分泌物增多
臨床上,有75%到85%的宮頸癌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陰道分泌物增多的症狀。一開始只是白帶異常增多,隨著病情的進展,白帶會出現顏色和氣味異常等情況。
下腹疼痛
下腹疼痛是由於癌腫不斷發展,牽扯到盆腔結締組織、輸尿管、坐骨神經等部位和組織引起的,同時還會出現尿頻、尿急、下肢水腫、肛門墜脹等症狀。
確診宮頸癌,這4種檢查就很管用
目前,宮頸癌的主要檢查方法包括婦科查體、陰道鏡檢查、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薄層液基細胞學聯合hpv檢測等。
當發現自己出現高度疑似宮頸癌的症狀時,不要猜測,不要拖延,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
到達醫院之後,經過醫生的初步檢查,首先要進行宮頸細胞學檢查以及HPV-DNA檢查,查明宮頸細胞學的情況,同時檢測有沒有發生HPV感染。
如果存在異常,就要接著進行陰道鏡下宮頸組織活檢,明確宮頸是否存在病變組織。如果宮頸存在病變組織,就要進行B超或核磁共振,確定宮頸腫瘤的具體位置、大小以及侵犯情況等,有利於有針對性地制定治療方案。
宮頸癌是威脅女性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癌症之一,預防宮頸癌,是每一個女性的必修課。宮頸癌的主要預防手段,一是定期體檢:
根據專家的建議,年齡在21-29歲的女性應每3年做一次婦科細胞學篩查,年齡在30-65歲的女性建議每3年做一次細胞學檢查,或者每5年做一次HPV篩查,也可以聯合兩種方式每5年做一次篩查。
二是接種HPV疫苗,HPV疫苗分為二價、四價和九價,不同類型的HPV疫苗適用於不同的年齡段
宮頸癌的治療方法
1. 手術治療
不管是哪種惡性腫瘤,手術都是首選治療方法。但它只適合早期宮頸癌,具體地說是I期和IIa期的宮頸癌。
手術治療有80%的幾率獲得較好的療效,但也有少數患者在術後一定時間內會復發、轉移,這除了跟腫瘤的特性有關之外,還與手術過程有關。
在術後,醫生會根據腫瘤的病理報告對患者病情進行綜合評估,如果是易復發的高危患者,術後通常給予放化療,以減少復發。
2.放射治療
不管宮頸癌處於哪種程度,都可以進行放療,尤其是晚期宮頸癌患者,更應該採取放療。
當然,放療有一定的不良反應,除了會破壞卵巢、使陰道瘢痕化攣縮之外,還可能引起放射性直腸炎和放射性膀胱炎等。
3.化療
化療也是治療宮頸癌的輔助手段,主要應用於晚期,腫瘤有轉移的患者。
臨床上,一般把化療與放療配合使用,可明顯提高放射效果。
另外化療在任何時期都可以使用,比如早期腫瘤較大,通過化療手段,可將腫瘤縮小後再進行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