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乳腺是由皮膚、纖維組織、乳腺腺體和脂肪組成的,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僅次於宮頸癌,人群發病率為23/10萬;占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乳癌發病已超過子宮癌躍居女性惡性腫瘤首位。乳腺癌總體復發率高於40%,手術後5年內是復發的高危險期。
這著實讓不少女性朋友聞風喪膽,一旦乳房稍有點異樣就緊張得不得了。那麼,乳腺癌真的是“不治之症”,一旦患病就沒有治療價值了嗎?我們又該如何遠離它?
乳腺癌非“不治之症”
很多人將惡性腫瘤視為“不治之症”,甚至談癌色變,但其實,近年來,乳腺癌的發病率雖然呈不斷上升的趨勢,但是,它的死亡率卻有所下降。隨著乳腺癌篩查和綜合治療手段的不斷進步,乳腺癌的治癒率也不斷提升。早期乳腺癌(0期和I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經高達95%以上。可見,乳腺癌並非是“不治之症”,關鍵是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這幾類女性易被乳腺癌盯上
一般來說,絕大部分的乳腺癌患者均為女性,而這些女性,大多具有以下特點:
1.有家族病史
乳腺癌患者中,家族性乳腺癌占20-25%,具有明確遺傳基因(如BRCA1/BRCA2基因)的遺傳性乳腺癌占5-10%。因此,親屬中有乳腺癌的女性,患病風險要高於沒有家族史的女性。
2.初潮早、絕經晚
女性的月經史也與乳腺癌的發生密切相關,一般來說,女性月經初潮早(<12歲)、絕經晚(>50歲)是公認的乳腺癌發病的危險因素,初潮年齡每推遲1年,乳腺癌發病風險降低5%,而絕經年齡每推遲1年,乳腺癌發病風險將增加2.7%。
3.未育或晚育
從流行病學的調查來看,未生育或第一次足月生育年齡大於30歲的女性,乳腺癌發病的風險將明顯增高,而人工流產,可能也會增加乳腺癌的危險性。此外,生育後的哺乳,是乳腺癌的重要保護因素,哺乳的次數越多,時間越長,乳腺癌發病的危險性則越小。
4.高齡
年齡的增長是乳腺癌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我國乳腺癌患病的平均年齡為45-55歲,不同年齡段乳腺癌的發生率不同,40歲以下的發生率約為0.4%,40-59歲為3.86%,60-69歲為3.51%,70歲以上為6.95%,因此,建議女性在40歲以上,最好每年都能進行乳腺檢查,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5.長期使用含有外源性激素的產品
性激素是重要的致腫瘤激素,在乳腺癌形成過程中它可以影響細胞生長和增殖,因此,長期暴露於外源性激素的女性,如長期使用含有雌激素的化妝品或保健品,口服避孕藥和激素替代(特別是雌、孕激素聯合)治療等,都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乳腺癌發病的風險。
6.有乳腺疾病史
一些研究表明,有乳腺良性疾病史,尤其是伴有不典型增生,發展為乳腺癌的風險將增大,其中小葉和導管的不典型增生,可使乳腺癌的危險性增加4-5倍。
7.不良生活方式
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脂肪、高熱量、低纖維的飲食結構,可引起人體內分泌代謝的改變而增加乳腺癌的發生風險。肥胖也是乳腺癌患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有研究顯示,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每升高5個單位,乳腺癌的患病風險就會增加12%。另外,喝酒、吸菸,包括別動吸菸,也可增加乳腺癌發病的危險性。
8.長期處於不良心理狀態
長期處於緊張、抑鬱等不良心理狀態的女性,也可因不良心理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癌症的發生和發展。
學會自查,及早識別乳腺癌的早期信號
對於乳腺癌來說,越早發現,治療時保留乳房的機會就越大,以後發生轉移、復發的幾率就越小。因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尤為重要。女性朋友們要學會自查乳房,一旦發現有以下異常時,應提高警惕,它們有可能是乳腺癌發出的早期信號哦:
1.乳腺腫塊
乳腺腫塊是乳腺癌最常見的首發症狀,無痛、質硬、邊界不清、表面不光滑、活動度差、有逐漸增大傾向、處於乳房外上象限的乳腺腫塊,均需提高警惕。
2.乳房酒窩征
乳房表面皮膚出現一個小凹陷,像小酒窩一樣。
3.乳房皮膚改變
乳房皮膚出現橘皮樣改變、皮膚的衛星結節或皮膚的潰瘍、炎症改變。
4.乳頭溢液非妊娠哺乳期出現無色、乳白色、淡黃色、棕色或血性等乳頭溢液。
5.乳頭改變
乳頭表皮糜爛、破潰或濕疹樣改變,乳頭凹陷、偏歪等。
6.區域淋巴結腫大
腋窩或鎖骨上出現異常的淋巴結腫大。
一般來說,通過自我檢查可以預防乳癌,以便及時治療。並且,月經正常的婦女,在月經來潮後的第9~11天是乳腺檢查最佳時間,此時雌激素對乳腺的影響最小,乳腺處於靜止狀態,容易發現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