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和患者家屬經常有這樣的問題:是不是可以去國外看病?國外是不是還有什麼特效藥?我們家不差錢,就想到國外找最好的醫生看!坦白說,儘管無論平臺自行安排,還是委託給專做某個國家就醫服務的友商,都有不菲的仲介收入,但是對於大多數的患者,我們的建議是“No”,土豪自便,原因很簡單:真沒必要。
一、腫瘤患者希望去發達國家就醫,主要基於三個原因。
1、希望獲得顯著高於國內醫療水準的治療;
2、用上國內還沒有上市的特效療法或特效藥物;
3、獲得就醫過程中的尊重,感受人文關懷。需要付出的代價,除了旅途的勞頓以外,則是十倍到數十倍於國內的治療費用。那麼,在昂貴的成本之下,究竟能否獲得患者和家屬想要的醫療服務呢?
為什麼這麼多人選擇去美國治療,在他們看來,美國高昂的醫療費用存在它們的價值:
1、先進的技術
全球48.7%在研新藥在美國進行;全球40%的新藥、新技術臨床試驗發生在美國;美國在醫療方面的投入占全國GDP的17%;美國還誕生了多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2、可觀的癌症治癒率
歸功於美國對於醫療事業的投入,平均每10個癌症患者,就有近7個能夠活過5年,達到各國癌症患者夢寐以求的“臨床治癒”。據美國癌症協會最新資料,從1991年到2018年,癌症的死亡率持續下降了31%,實現了27年連降。
去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就醫代價昂貴,想想有沒有替代方案。如果真的很想聽聽美國頂級醫院的醫生的意見,可以通過書面和視頻的形式,邀請MD Anderson,MSK Cancer Center,Mayo Clinic這樣的頂級醫院的專家給予第二診療意見。這樣即獲得了全球頂級專家的意見,又避免了奔波和額外醫療成本。
不要迷信,外國的月亮不一定都圓。以美國為例,雖然整體醫療水準全世界最高,但是並不意味著所有的病治療水準都好。有些疾病西方人很少罹患,比如惡性腫瘤中的胃癌,這個病美國治療的水準就一般般,而美國日本以外的發達國家,醫院知名度相對較低,語言障礙更大,選擇時更要謹慎。
理性判斷,不要輕信成功案例。有一些未成熟的療法,在一些國家的法律下可以使用,這個要非常謹慎。患者和家屬渴望出現奇跡,而國內醫生往往說得都很保守,聽到一個個成功案例,如同看到一線生機,很容易心動。可是,即便案例完全都是真實的,怎麼能證明是這個療法帶來的效果?即使是這個療法帶來的,這些只是最成功的分子,那麼分母呢?只要沒有大樣本的對照臨床研究,未能在美國、日本、歐盟獲批,暫且都不能相信。
結語:美國醫療價格貴,不管什麼治療,只要有錢肯定管夠。沒錢就等死,幾百萬美金起步,上億美金上限的美國癌症醫療,在沒有醫保的情況下,普通人想去治病,是活在夢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