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息肉主要是由於慢性炎症的長期刺激導致宮頸局部黏膜增生逐漸形成,病變通常是由單個細胞或細胞團組成的,形狀和質地因個體差異而異。
隨著時間的推移,息肉可能會逐漸增大,並可能向宮頸外口突出,此時會出現宮頸口紅色、質地脆、易出血的息肉,一般小於1cm。有時會出現白帶增多、異味等症狀。如果息肉較大或存在感染,還可能導致不孕、流產等問題。
宮頸息肉的診斷通常通過婦科檢查和宮頸細胞學檢查進行,還應注意進行其他檢查排除宮頸癌的可能。
引起宮頸息肉的原因常見的病原體感染、宮頸損傷、內分泌紊亂等,一般需要及時就醫,採取相應的治療。
病原體感染:宮頸黏膜感染白色念珠菌、沙眼衣原體、淋病奈瑟菌等病原體,可能會導致黏膜出現感染發生炎症。在炎症因數的長期刺激下,宮頸黏膜容易增生,發生宮頸息肉。
宮頸損傷:引產、分娩、暴力性生活等原因,導致宮頸組織發生損傷,容易造成宮頸防護能力下降,或影響宮頸內分泌環境,造成雌激素水準下降,使宮頸上皮細胞異常增生,形成息肉樣組織。
內分泌紊亂:情緒焦慮、失眠等因素導致內分泌紊亂,容易使雌激素和孕激素水準下降或波動比較大,影響宮頸上皮細胞的生長和代謝,誘發宮頸息肉。
遺傳因素:宮頸息肉的發生也與遺傳因素有關,在一些家族中,宮頸息肉的發生率較高,這提示了遺傳因素的作用。
過度清潔:一些女性因為太愛乾淨,經常使用洗液,會導致陰道受到一定影響,也會導致子宮頸上皮損害,進而導致宮頸息肉。
宮頸感染:如果患者感染了人乳頭瘤病毒,可能會導致宮頸出現炎症反應,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導致宮頸細胞增生,進而引起宮頸息肉。
人乳頭瘤病毒感染:通常情況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宮頸炎可能會導致宮頸黏膜的慢性炎症反應。長期的炎症刺激可能導致宮頸黏膜細胞的異常增生,從而增加了宮頸息肉的發生風險。
對於子宮頸息肉並沒有吃什麼藥可以消掉的說法,若該病合併出血、感染時才需要用藥,此時常用藥物有酚磺乙胺片、腎上腺色腙片、阿莫西林膠囊、鹽酸左氧氟沙星片、阿奇黴素片等。
1、酚磺乙胺片:其可用於預防和治療手術出血過多及血管因素所致的出血,如果患者的子宮頸息肉嚴重,刺激周圍組織出血時可以遵醫囑使用。
2、腎上腺色腙片:其適用於因毛細血管損傷及通透性增加所致的出血,如鼻衄、視網膜出血、咯血、胃腸出血、血尿、痔瘡,及子宮出血等。
3、阿莫西林膠囊:如果子宮頸息肉患者合併感染,此時則可以按照醫囑口服阿莫西林膠囊,其為青黴素類抗生素,對肺炎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淋病奈瑟菌等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4、鹽酸左氧氟沙星片:其適用於敏感細菌引起的輕中度感染,可通過抑制細菌DNA旋轉酶的活性,阻礙細菌的複製而達到抗菌作用,對於子宮頸息肉合併感染的抗菌效果較好。
5、阿奇黴素片:若子宮頸息肉患者出現下腹不適、分泌物增多等表現,考慮合併細菌感染時也可在醫生指導下應用阿奇黴素片治療,其為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對臨床上多種常見致病菌有抗菌作用。